枝双腔吸虫

Dicrocoelium dendriticum   Rudolphi
   

  197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虫体扁而透明,两端略尖,体表无棘,长5-15毫米,宽1.5-2.5毫米。腹吸盘大小约为0.6毫米,略大于口吸盘,位于体前2/5处。肠支向后伸展,但不达体末端。睾丸两个,位于腹吸盘之后,前后斜列或相对排列,呈不正的圆形或微分叶。阴袋长0.5-0.6毫米,生殖孔位于肠支处。卵巢椭圆形,偏于虫体右侧,在睾丸之后。受精囊细小,具劳氏管,卵黄腺在体两侧,由睾丸后缘水平模上至体后1/3处。子宫从卵模开始向后盘绕,伸展到体的后端,然后折回,盘绕而上,直达生殖孔,子宫圈占满整个虫体后半部。卵38-45× 22-30微米,壳厚,不对称,呈深棕色,内含一成熟毛蚴。本虫以若干种陆栖螺蛳(Zebrina,Hellicella等属)为中间宿主,虫卵被螺蛳吞食后,发育至尾蚴期成团排出,成为一大囊体,称为粘球,散布在草地上,含有尾蚴的粘团被蚂蚁(Formia rufibarbis和F.fusca)带往蚁洞吃掉,尾蚴在蚂蚁腹腔变成囊蚴。牛羊等终末宿主在吃草时,吞食了含有囊蚴的蚂蚁而获得感染。囊蚴在绵羊体内72-85天发育成为成虫。

生物学

寄主及寄生部位:羊、牛、猪、犬、驴等,偶然亦发现于人,寄生于肝囊及胆襄,引起胆管系统病变,严重的可致死亡。

国内分布

西北绵羊及华北骆驼多被感染,北京与山西曾有人体感染的报告。四川亦发现本虫。